今天把博客的背景音乐换成野人花园(Savage garden)的几首歌,因此想到《悲惨世界》。
即使找一千条线索,恐怕也难以在Savage Garden与《悲惨世界》建立起联系,正如食物与铃铛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然而如果加一条狗在中间的话,情况就会有所变化,中学生物课本上关于条件反射的例子对此有很详细的描述。我由野人花园的歌而想起《悲惨世界》的理由与此类似。
第一次读到这本鸿篇巨制是在2001年初夏,也就是我读高三的那年,从同学H处借来厚厚的两本书,因为要备考不能像之前看小说那样一气读完,而只能每天晚上临睡前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翻上几十页,费了一个月左右时间才读完。而这一个月之中随身听中的磁带从来没有换过,翻来覆去听的都是Savage Garden的同一盘磁带。音乐与书因此在脑子里建立起牢固的条件反射,遇到其一的时候必然会联想到另外一个。
从读过之后到现在,《悲惨世界》在我心里所列出的推荐小说中始终位居第一。前四位依次为《悲惨世界》、《飘》、《百年孤独》和《挪威的森林》,《荆棘鸟》、《堂吉诃德》与《射雕英雄传》在第五位的争夺上此起彼伏。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关于爱情、孤独等理解现代都市人灵魂的“普及读本”,村上春树的风格很大一部分继承了日本文人对人性的细致与深刻的观察,又有其独到的幽默与联想。
《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不仅其语言魅力与叙事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透过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更令无数后人钦慕探索不已,现代青少年们所推崇的《哈里·波特》与《魔戒》等作品,固然在当前也算不错,但与马尔克斯这样的语言巨匠相比,就太小巫见大巫了。
《飘》主要是由于郝思嘉与白瑞德的个人魅力而排在前列,郝思嘉所表现出来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坚强的性格和现实的人生态度、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的精神固然让人赞叹不已;而白瑞德这样神秘执著、精明干练、条件优裕又独立不羁的男人,估计也是无数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吧。《飘》在人物塑造上或许不亚于《悲惨世界》,但它对动荡的社会大环境的描写远不及后者,再加上立意上的原因,只能屈居亚军。在《飘》的译本中,以傅东华大师的最佳,窃以为,翻译当如斯。
希望与动力。但虽然如此,这句话仍然只是个人奋斗的一句口号,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值得宣扬的东西——那就是《悲惨世界》所描写的,善良与慈悲。读后多年,关于《悲惨世界》的细节我都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始终萦绕心中不能忘却的是读书是的那份深深的感动。雨果或许不了解佛教,但在我看来他笔下的冉·阿让俨然就是佛的化身,书中以充满浪漫的笔调描写了一个漫长精彩而曲折的关于善良的故事,这样的大善良,便是慈悲。
然而《悲惨世界》要等上冠军宝座,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冉·阿让、珂塞特、贾维与马吕斯的命运都与整个法国社会的动荡紧紧联系在一起,雨果作为文学大师的功底,在描述整个社会的时候,才更深的令我折服,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他离开故事主线而用100多页篇幅描述滑铁卢战役的那一章,那是文学与历史最完美的结合,其形象胜过任何一本教科书,而其文采亦足以与太史公媲美。
“无论如何,明天会是新的一天”,郝思嘉在《飘》的结尾的这句心声,成为无数后人处于逆境时的
如果有人要我推荐,这几本小说一定是上上之选,而《荆棘鸟》差不多可以看作是被削弱了的《飘》;《堂吉诃德》虽然在有些地方相当精彩,在另外一些地方则有失水准;《射雕英雄传》描写了“侠”的最高境界,随着时间推移,或许这一部在我心中的地位会超过并列的两部,更有可能会超过《挪威的森林》。
我的这个很短的小说列表里没有四大名著,因为这实在是几部无法与上面的书放在一起比较的书,中国的四大传统小说经典应该被列入大中小学的必读书目。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有知识的中国人最几本的修养。当然,如果非要多说两句,从我个人的欣赏角度,我很希望《水浒传》可以从四大名著的列表中剔出出去,而《金瓶梅》则可以充数。
写下这些书名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之中的很多已经随着时间逐渐变得模糊起来。或许有一天,这些书的内容都会被忘掉,但只要我的思想还在,读他们时那种感觉,那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理解与交流,就永远不会忘记。
重温读过的书需要很久,但曾经听过的音乐,却轻而易举的就可以再现。在这一点上,《悲惨世界》比不上野人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