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读下来,村上春树的作品大抵可分为三类:作为小说家,第一类当然是各种各样的小说,在畅销书作家里,村上春树应该不算特别高产的作家,但是功力稳定,而且又有日本人特有的坚韧与毅力(这从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跑步可见一斑),他的产出向来持续而稳定,虽然他的作品在《挪威的森林》就已经达到畅销的顶点,但即使在此之后,每过几年,也总能拿的出像模像样的作品;第二类是随笔类的文集,最著名的要数《村上朝日堂》系列,里面是村上春树的各种的日常体会与见解,以作家特有的眼光看世界,颇有些与众不同;游记是第三类重要的作品,印象中,村上春树小说中的人物,几乎都是生活在日本本土,印象深刻的就只有《挪威的森林》开篇,主人公在德国汉堡机场着陆,然后就没有德国什么事情了。但是村上春树本人的生活,却与这些在日本本土生活的主角们颇有不同,他几乎是满世界跑来跑去,而且会在这里那里住上很久来写小说,因此,游记在他的作品里也有着相当的分量。
最近这本《假如真有时光机》(港台版直译的译名叫做《你说,寮国到底有什么?》),算是非常有诚意的作品,不用和《假如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或者《终究悲哀的外国语》那样只有几篇文字的小册子比,就是和以往的《雨天炎天》《边境 近境》等等游记相比,单纯从文章的数量和丰富程度而言也要胜出一筹。在这本集子里,村上春树描写了在美国、意大利、老挝、希腊、芬兰以及日本熊本岛等各地旅行的见闻,文字依旧是充满村上春树式的惬意与智慧。非常值得一读。
生活里的村上春树,除了在喜欢猫和爵士乐这两个方面,与笔下的主人公交集很深之外,从日常风格上颇有些大相径庭。他的游记,也并非中规中矩的描写行程、路线等等,而是充满了非常个人性质的体验,他会描写自己感兴趣的一家餐厅,描写拜访二十几年前曾经来访时的痕迹,或者描写从葡萄酒庄女主人那里收到一瓶与自己同岁的1949年珍藏的葡萄酒的喜悦与焦虑(因为不知道要在什么样的场合下开这样一瓶酒来喝,我倒是觉得,如果瑞典文学院能恢复平静的话,村上君不妨把这瓶酒留到自己的诺奖的那天吧)。总之,书中推荐的美食、美景与故事无不令人羡慕,恨不得跟着作者一起走遍全世界。
能够这样引人入胜令人神往,从游记的角度来说,这本书已经很成功了,但村上春树所描写的远不仅如此,在惬意的旅行中,不时流露出村上春树式的妙语与感触,无不令人感动,有令人会心的幽默“我总是在淡季来到这座岛上,简直就像在卸妆的时候拜访女性一般”,有诀别似的苍凉,“下次造访这座岛屿又将是何时呢?不,或许此生再也不会重游这里了”,也有对人生顿悟般的感慨,“至于这些风景是否会起什么作用,我并不知道,或许最终并没有起什么作用,仅仅是作为回忆而告终。然而说到底,这不就是所谓的旅行?这不就是所谓的人生?”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假如真有时光机》都是一本“非读不可”的游记。但是,非常遗憾,这本书仍然是读起来别扭但是又没有别的选择的施小炜的译本,有两个地方让人难以容忍(也或许是我读了太久村上春树所以更难容忍吧),一是翻译的时候改了书名,虽然《假如真有时光机》听上去也不错,但是,作者给一本书命名自然有其必须的道理,翻译的时候连名字都改掉算是什么情况?二是书末列出村上春树作品列表,只是寥寥数本施小炜的译本,这从很大程度上会误导对作者并不熟悉的读者。我想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大概也是自己感到心虚,因此把译者和出版社都藏到了很难找得到的地方,就连装帧也和上海译文一直以来的村上春树作品靠拢了。然而,模仿的再像,毕竟不如原汁原味的好。
不过,能读到村上春树,总算是聊胜于无吧,再说,世界这么大,也不用太纠结一时一地,如果有可能,还是自己多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