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读,关于定理、推论都草草掠过,才终于读到第三编,结果发现这其实才是牛顿的本意,前面两编大概都是牛顿同志挖的大坑——“我并不主张所有人都把前两编中的命题逐条研习,因为它们为数过多太费时间,甚至对于通晓数学的人也是如此”。
也因此才读到最后部分宏伟壮丽的总释,也读到把好好一本经典翻译成这样还好意思把自个照片放上去的译者后记,真的不明白,既然重点是数学原理,为什么不能找个搞数学的来翻译?能指望这么个自恋的搞哲学的翻成什么样子。
如果真的要读,还是推荐读赵振江翻译的版本,最起码能好好说话,语句通顺。当然,如果真的要弄懂这一本,《圆锥曲线论》和《几何原本》都是基础。还是听牛顿老先生的话,如果不是穷极无聊,还是不要深读了。最后,一次航行一本书的计划,看来得有所修正,数学类与哲学类得排除在外了。需要思考、需要推理的部分,远不是一次航行就可以领悟通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