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明星大家都喜闻乐见,但是一线的科学家往往只在行业里声名显赫。且不说全球知名的Chenning Yang等级的咖位,那大概要相当于jacky chen在好莱坞的水准(可能比后者还要高一点,毕竟前者有诺奖,后者只有个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只说在国内一线的水准,相当于陈道明葛优一个级别的,可能要对应中科院或者学术明星们。但就收入而言,如果说后者收入比前者少可能很难有说服力。如果有那一定是学科冷门或者醉心科学无心赚钱,儿但凡有一些商业头脑的科学家,大概比一线明星们的收入只高不低吧。而一线明星可能也并不是个个都能富甲天下,我想其中一定也有戏好钱不多或者醉心表演无意求富贵的,这和科学家那边的情况是一样的。而除了这些因素以外,一线科学家都是越老身价越高,而一线明星则大部分都会有跌落到二三四五线的危险,平均职业生涯更短,因此如果从全生命周期的收入来比较的话,我想可能一线科学家的收入要远远高出一线明星才对。
最后,举一个被曝光的“准一线”明星科学家案例,2006年曝光的臭名昭著的汉芯学术造假事件主人公,申请的科研经费在1个亿到11个亿(官方没有公开,是估计范围)之间,而他所付出的成本仅仅是买来进口芯片用砂纸打磨掉,可想而知其中获得的利益之巨大,而陈进的水准还到不了一线科学家之中。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也足以证明一线科学家们可以调动的巨大社会资源和潜在的商业价值,而这些都是一线明星们无法可比的。比较,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果来促进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发展了之后才请明星代言什么的,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咯。
没有数据支持,单纯是逻辑思考的结果,可能谬之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