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早夭的才子徐志摩那句,我于茫茫人海中寻找精神与灵魂的伴侣,得知我幸,不得我命。
我想恰倒好处完全契合的灵魂是有的,只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幸运遇到完全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另一方面,我想并非每个人的灵魂都是完全觉醒的。这个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都生活在懵懂的状态中,在生活中并不自知。我觉得,在这个层面上,如果整个人生都是懵懂的,也就是说整个人生都是凑活的话,就不存在真爱这个选项了。
对于追求真爱这部分人而言,如果遇不到精神与灵魂的伴侣,人生是会非常痛苦的。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果我们即使假设完全相匹配的灵魂存在,但是遇到的概率很小,那么也就等于承认真爱的概率低到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凑活过日子”才是常态呢?
我还是觉得不尽然,因为所有这些推断,都基于另一层前提——即人是不会变的。而这一前提显然并不准确。倘若人生不变,一生都能“若只如初见”,那该多美好。但很多亲密关系不可避免地走向相互敌视、凑活度日的程度,我想这只是人生态度的下滑。一定程度上,是随着人生不断消磨、放弃自我的表现,并不一定是亲密关系的问题。和任何关系一样,亲密关系同样需要经营付出,才能日久弥新。而如果两个人从一开始在志趣与人生态度方面如果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如果两个人对自我的人生都要所要求,那么我想即使彼此开始的时候并不完全是由于爱,也会随着人生的进展越来越亲密的。
但如果两个人的认知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层面,那么我想最终只能以认知层次较低的一方能理解的方式终此一生。在这种情况下,对一方来说可能是真爱,而对另一方来说,也可能仅仅是凑活而已。
我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跟我们对人生的态度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