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本性是向往自由的,上学的时候,上班的时候,盼望放假,盼望可以不受约束地按照自己本性去生活,我们常常把希望都寄托在周末或者假期,常常怀着这样的假设期待假期的到来:等我可以不用按老师的老板的要求做事了,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本性,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自己反而可以做的更多。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做的很好。至少在我来说,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时候,我没有办法做的和自己计划的一样好,或者比受约束的情况下做的更差也未可知。对我们来说,人生最残酷的方面之一,就在于他一方面貌似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却只给每个人一个选择的机会,而且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想象,在我们没有跨入的另外一道门后,究竟隐藏着些什么。人生就像一座错综复杂的棋局,我们都是有进无回的小卒,在这样庞大的落子无悔的迷宫中一步步不断向前,而随着我们的脚步,人生的可能性也在不断收敛,可以给与我们选择的范围愈来愈小,最终抵达死亡这一无需选择亦无从选择的结果。
没有遗憾的人生我想应该是并不存在的。只是每个人对错失的人生遗憾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为幼年失手打碎的花瓶感到遗憾,和为无法与顶顶中意的对象共度一生的遗憾相比。其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只是,无论怎么想,无论经历了些什么,打碎的花瓶永远不可能恢复原貌,错失的爱人也或许永远无法和你在一起。可是,只要人生存在,我们总还是可以抱着那样的希望的。毕竟人生还在继续,只要存在,一切就才有可能。我们在人生的迷宫中徘徊踟蹰,因为无限的可能性而满怀希望,因为选择的唯一性而满怀遗憾。每向前一步,所有走过的路都成为无法撼动的事实,所有可以做的,只能是努力认真地向前。倘若,我是说倘若,突然之间,人生这座迷宫把所有大门都敞开了,我们的人生,又会如何呢?
《Mr. Nobody》便把这样关于人生的假设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主人公Nemo得以在故事中尝试人生所有的可能性。在他不同的人生里,他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与不同的人恋爱,做不同的工作,只要愿意,他可以让生活退回到某一个分支开始的地方,然后沿着另一条路前行。只是,Nemo也不知道,另外一种人生,会是什么样子的,前方的路上等待着他的,会是什么样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埃莉斯、安娜、吉恩……当她们坐在长椅上对着童年的Nemo微笑的时候,对Nemo来说,人生几乎充满无限的可能。然而,从九岁的分支开始,一旦作出某种选择,Nemo的人生便像选定了铁轨的列车一样无法避免地驶向某一个方向。他可以在迷宫中探索所有的方向,却依然与所有人一样不知道真正的出口在哪里。这样的人生,很难用幸福或者不幸这样的字眼形容的清。究竟是可以走遍迷宫的每一间小室更幸福,还是黑灯瞎火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更幸福。没有可比性。
人生可以无疾而终,我想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死在迷宫正中央的。但是故事不可以这样,故事必须有结果,无论辛德瑞拉和王子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饮恨殉情,但凡是故事就必须戛然而止。即使是赤名莉香与永尾完治从此相忘于江湖的,到了故事该结束的时候编剧还是要把他们残忍的拉出来在东京街头邂逅一下来谢幕。只是,对人生提出了种种疑问与探索之后,《Mr. Nobody》的结尾,必须能承担得起所有的过程才能让人满意。
真正看到结尾的时候,有种错觉,仿佛导演并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写一篇论文,所有的情况讨论结束之后,在结尾的部分,以自己的方式做了个conclusion:无论人生充满怎样的可能性,真正的出口只有一个。对Nemo来说,他的唯一的出口便是安娜,无论他尝试过多少种可能,只有这一种,可以让他了无缺憾。我想,导演是想将这一结论作为真理昭告天下的,虽然在我们无法选择的人生中,永远无法验证这一结论的真伪。可是,就我而言,我切切实实感觉得到,“人生乃是出口唯一的迷宫”这一真理是确凿无误的。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驶向何方,可是,我想,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得到,无论我最终是会像Nemo那样了无遗憾地从出口迈过,还是像他那样在无数的岔路上死于非命,可以看得到出口方向的我,都比Nemo要幸福的多。
我知道我希望朝着出口的方向走,可是,只要看得到希望,怎么样前进都不重要了。